伊朗最近在联合国上的表现,这波操作直接让很多人看愣了。外界本来觉得中俄欧这些大国都撑“两国方案”,伊朗哪怕不积极,起码不会站得反着来吧。没想到人家硬着头皮,与国际上几乎所有主流国家唱反调,又一次让外界看清,这国家走在一条越来越孤独的路上。
场面最抢眼的,其实还是内塔尼亚胡。他在议会里,话放得非常绝,说不光要继续进攻,想的就是加沙归以色列全面管控。全场鸦雀无声,议员都知道,这是一句绝对刺激又危险的话,摆明了和全世界“反着来”。中国代表直接在安理会公开表达异议,明确支持“两国方案”,点名呼吁停火、恢复谈判。俄罗斯那边发言同样直截了当,还是“两国共存”才是唯一有出路的解决。欧美那边英法加也发声力保“两国方案”。一圈下来,只有美国还死死拽着否决权苦撑场面。伊朗却在隔壁说不,只要有以色列存在,哪怕今天有个所谓巴勒斯坦国,那全部都不能接受。
伊朗媒体不是什么外宣台词,是伊朗革命卫队高层直接说了,巴勒斯坦国成立可以,但不能容忍以色列并存。怎么理解?伊朗自己的国家安全战略,绝对反对以色列存在。从上到下,整个国家几十年都是“抗以先锋”的自我定位,承认以色列,等于自毁招牌。内部极端派势力多,宗教领袖也不松口,外交姿态变没希望。
问题卡住了。对外喊灭以色列,说到底,伊朗靠什么?装备被制裁卡脖子几十年,战力和手头那点家底放这跟谁比?美以关系多铁,情报、空军、防空体系一个顶三个,巴以双方实力差距天壤之别。伊朗冲动点没错,真打起来,雷声大雨点小,不是外界一时风头就是靠火箭弹和一帮代理人搞阵势。真想“灭国”,能行?本钱就缺,喊归喊,没人真信他真能推进。
经济上早就被制约得动弹不了。伊核协议牵制住扶正腿脚,长期制裁带来的内循环模式,让伊朗军费捉襟见肘,指望什么大动作根本天方夜谭。叙利亚半死不活,哈马斯被死按着打,黎巴嫩真主党舆论火热但真正能起作用的有限,还真就这么三瓜两枣。也门胡塞隔山打牛更像是表演性质,硬是顶不上伊朗那高调口号里承诺的什么“全世界反以联盟”。
放眼看一圈,主流国家中,不说美国,连老牌盟友、英法德都突然站出来,接连承认巴勒斯坦国。连传统和美国一条心的都看不下去了。伊朗现在这套思路就跟世界打对台戏,公开和多数国家割席。跟着美以一起否决“两国方案”?其实也是另一种“神同步”,同样的站队,目的是南辕北辙,但最后孤立结果一模一样。美国撑以色列,是因为以色列利益。伊朗叫板不和以色列共存,是不承认现实。变化的是台前声音变多了,不变的是伊朗两头不是人。
伊朗喊得越响,实力越单薄就越没人替他擦屁股。真有事,被打的时候,国际上除了口头“谴责”,真用实际行动撑伊朗,一个都没有。这就是最现实的冷淡局面。一旦真陷入大规模冲突,别说中国和俄罗斯,哪怕那些暗地里“同仇敌忾”的邻国,到了关键关头都避之不及。外交孤立直接体现在伊朗遭遇袭击无人伸手,喊得再义正辞严,各家都自顾不暇。直接原因就是他这种极端立场,没法博感情,也嫌疑引火烧身。
反观“两国方案”在欧洲突然起风的时候,伊朗等于又被主流潮流抛了一步。英法德加突然开始承认巴勒斯坦国,这事在西方内部就是重大动向。美国独自唱反调,场面就“变天”了。围绕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,中俄英法全体支持“两国方案”,美国一个人很孤单。美式否决权护犊子,把巴以协议硬生生卡断,总有一天盟友耐心耗尽。这轮风向转换,直接把美国推到全球质疑的风口浪尖。以前以色列扩建定居点,美国一张否决票,一切都能搞定。现在,主流国家纷纷承认巴勒斯坦,国际舆论直接劝停,等于给“两国方案”真加分,不再只限于纸面。
这种趋势,伊朗根本插不上话。外交承认多了,巴勒斯坦办正事更方便,国际组织里能开腔,和更多国家建交。以色列压力倍增,对定居点扩张、军事行动,国际批评大了,台面下动作也多了层顾虑。以色列一旦继续强行动,负面形象更明显,加强全球逆风。对以色列来说,这原本是双刃剑,一方面得到了一份“能存活”的承认,甚至阿拉伯国家有机会慢慢接纳,另一方面大规模军事行动变得出师无名。
还有一点值得关注。欧洲这一轮动作,是真心搞平衡还是“装个样子”,得看后续动作。美以内部的极端势力真能妥协?欧洲做个样子,完成“政治正确”交差?没人保证说得出做得到。但历史上每次真正有进展,都离不开“形势推动”,连英法德都承认了,哪怕美国不同意,世界对巴勒斯坦国家地位的支持,也一天天积累,到最后可能也会“水到渠成”。
国际舞台上“两国方案”热度升高,以色列反其道而行,内塔尼亚胡一边做不到全面占领加沙,一边喊得越来越响。哈马斯的抵抗、民间苦难都没有“清零”,反而激发了更隐蔽的反抗手段。以色列正规军早就被这种持久冲突搞到疲惫,预备役反反复复拉出来,国内百姓心里坐不住。巷战、游击、定向袭击常在路上,军人心理压力爆表。这就是现实,一声“全面吞并”,带来的只有连锁麻烦,换不到安全和稳定。
最核心问题,加沙战争打到现在,巴以冲突本质上一点没解决,还是灾难一场。内塔尼亚胡这样做,对和平、对以色列自己,什么好处都没有。反倒是给“两国方案”带来新意义,多一个呼声,就多一把压力。以色列过去还能拿“反恐”和“自卫”叙述,现在全世界看到的只有阵地战和无休止的人道危机。
伊朗、以色列站在两个极端,一个不肯承认现实,一个只想靠军事吞并;都在制造自己逃不掉的困局。世界主流声音越来越清楚,谁还死磕极端口号、谁还坚持历史包袱,未来只会越“边缘化”,没人会为了一句口号真豁出去。
目前看“两国方案”成了唯一还算讲道理的空间,不管多慢,方向明晰。国际局势,谁脱离大队,谁注定孤独。战争没结束,舆论却悄然变天,哪里才有真正希望,一目了然。
本报(台/网)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新宝配资-股票按月配资-短期股票配资-a股怎么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